13年堅守 一條稻草繩搓出致富路
草編產(chǎn)品:草支墊,草袋,草簾,草繩 聯(lián)系人:張經(jīng)理 銷售電話:15937370357 點擊: 字號:大中小
名山縣永興鎮(zhèn)江落村3組村民胡增富、楊建香夫妻用稻草搓草繩,一搓就是13年,他們“搓”出了20多萬元財富,修起了新房。
11月19日,記者在名山汽車站向周圍乘客打聽胡增富的家時,一名40多歲的婦女說:“那個胡增富好能干喲,人家一年要賺好幾萬呢。你到了江落村下車,聽到機器聲響的地方就是胡增富家。”記者在江落村下車后,遠遠就聽到有機器發(fā)出的聲音,走近一看,一幢新樓房前并排著3臺機器,幾名頭戴布帽子的婦女正坐在機器旁邊忙碌著。
“老胡出去收稻草了,要趕貨,忙得很!”一名婦女笑瞇瞇地說。另一名婦女告訴記者,笑瞇瞇和記者說話的人就是老板娘楊建香。

“干的都是小本生意,除了日常開支,略有點節(jié)余罷了!”楊建香向記者擺起了發(fā)家史。
上世紀90年代初,由于人多土地少,楊建香和丈夫一年四季圍著兩三畝田地轉(zhuǎn),農(nóng)忙一完,有時打打小麻將,有時三五成群擺擺龍門陣,日子過得很清閑,也很清貧。一次,孩子突然生病急等錢用,可楊建香夫婦四處奔走幾小時后才借到錢。
借錢遭遇,讓胡增富、楊建香開始思考如何發(fā)展家庭經(jīng)濟。
“沒有本錢,能干什么?”資金問題讓胡增富和楊建香苦惱萬分。一次,胡增富在走親戚時,看到鄰村有人在搓草繩賣。胡增富一打聽,搓繩子的設(shè)備只要100多元,稻草每公斤只要8分錢。

1994年6月,胡增富到邛崍買回了兩臺搓草繩的機器,又專門到鄰村取經(jīng)。一個星期后,胡增富家搓草繩的機器開始運轉(zhuǎn)。
“那時,機器是用腳踩的。”楊建香說,當時,花崗石生意很好,草繩的銷路自然也好,一天下來,她和丈夫累得腰酸背痛,稻草灰沾在身上十分難受。兩年后,有了一些積蓄,他們想重新找個項目,又考慮到草繩已有了固定的銷售渠道,重新找項目還需要一個過程。
夫婦倆決定還是繼續(xù)搓草繩。隨著花崗石市場的萎縮,草繩銷量越來越小,但他們?nèi)匀粵]有放棄。
2001年,各地大力抓城市綠化,樹木的保濕少不了草繩,草繩銷路一下子好了起來,銷量從原來的每年五六噸,增加到十多噸。

去年,胡增富夫婦淘汰了腳踩的搓繩機,購回了電動搓繩機,今年6月,他們又新增了一臺機器,還請了4名工人,盡管機器開足馬力,草繩仍然供不應(yīng)求。
“現(xiàn)在雖然稻草收購價已成倍提高,但水漲船高,草繩價格也在上漲。別看搓草繩這個小行當,十多年來,我們就靠搓草繩致了富,這也是我們家的一個事業(yè)呢。”楊建香說,只要認準了一件事,踏踏實實地做下去,一定會有收獲的。